在這個討論從美國燒進台灣後,大家比較能暢所欲言的Threads上面也有許多延伸討論。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其中《安全行政執法規定》第四十條提到,緊急情況下,執法人員可出示人民警察證或偵察證,當場查驗個人及組織的電子設備、設施。
中國的「國安黑手」,不只深入中國社會,更伸向海外。」蔣女士稱,自己前一天已將手機敏感內容刪除。不過媒體報導指出,深圳、上海海關已開始抽查入境旅客的手機或筆記型電腦。中國國家安全部4月26日公布新規,賦予當地執法人員檢查赴中遊客手機、電腦等電子裝置的權力,原定於7月1日上路。旅客蔣女士表示,「他(海關人員)就看你手機裡面有什麼內容,有什麼照片,照片內容。
如確有赴陸需求,在前往中國大陸之前,可參考本會日前提出的「對有需要前往大陸國人幾點提醒與建議」,特別審慎評估人身安全等風險,並於本會「國人赴大陸地區動態登錄」系統進行登錄,必要時可以獲得政府適時的協助,以確保自身權益。陸委會提醒國人,非有必要,建議暫勿前往中國大陸。到目前為止,阿波羅電力已成功舉辦了10場講座,吸引了超過500家企業用戶的參與。
阿波羅電力每年參與能源產業盛事-Energy Taiwan智慧能源展,提供綠電使用規劃諮詢及媒合服務,助力企業實現社會責任與永續目標綠電一站式服務,整合綠能供應鏈 阿波羅電力的創立源自於銧昊集團「一站式」服務的理念,從土地開發、申請設立、統包工程、電廠維運之外,集團還涉足表前表後儲能的建置和再生能源購售電(綠電交易)事業,旨在成為綜合經營的電力集團。另外,發電業者尋求售電業合作的優勢,除了專業分工之外,最重要的一點是,透過單一售電業集合眾多小型發電業者達成的經濟規模,藉以降低綠電交易的行政門檻以及摩擦成本,同時,在阿波羅電力廣大的媒合庫中,綠電交易不再僅限於一對一的轉供,而是多對一、多對多的最大化綠電產出。阿波羅電力每年參與能源產業盛事-Energy Taiwan智慧能源展,提供綠電使用規劃諮詢及媒合服務,助力企業實現社會責任與永續目標。
過去購買綠電是形象問題,現在綠電是攸關企業生存。自2022年12月起,阿波羅電力開始在中南部科技工業區舉辦淨零講座,邀請來自產業、政府和學術界的專家,聚焦於綠電採購實務和碳排放實踐案例的分享。
阿波羅電力希望透過這些講座將綠電如何形成、以及如何進行綠電採購,分享給有需求的企業,為企業提供永續經營的方法與知識,成為企業實施有效淨零策略的助力。持續的開發再生能源將促進台灣能源的安全與自主,還將推動經濟增長,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並提高台灣在全球綠色經濟中的地位。阿波羅電力對於綠電的高效匹配及整合調度、購售電媒合平台等服務,都在幫助台灣的企業實現綠色轉型,並支持台灣儘早達成其淨零碳排放的長期目標,成就一個更綠色、更永續的未來。例如,阿波羅電力透過分析企業用電情況,提供最佳化的電力規劃方案,從而滿足企業的綠電需求。
目前總合約度數達2億度,並持續擴大中。阿波羅電力做為銷售再生能源設備所產生綠電的售電業公司,發電業者以及購買綠電之企業皆為阿波羅電力的客戶。阿波羅電力不論在匹配技術或者服務,甚至金流穩定性的追求,反映在越來越多的用戶端與發電業者選擇與阿波羅電力的合作案上。阿波羅電力與永豐銀行綠電信託簽約儀式 綠電成為國際主流,阿波羅電力早佔先機 於綠電需求客戶的開發,自2023年起,阿波羅電力陸續取得許多重要的合作成果,包括與國內大型商業銀行、客製化IC領導廠商,以及半導體封裝測試企業等客戶簽訂購電契約。
對於綠電價格與躉購費率之間的溢價,阿波羅電力認為大部分應歸屬於持有案場的發電業者,售電業者則僅賺取服務費用。到目前為止,阿波羅電力已成功舉辦了10場講座,吸引了超過500家企業用戶的參與。
近期經濟部修正免三轉一即可透過售電業銷售綠電。對於購買綠電的企業用戶而言,阿波羅電力不僅解決了用戶在轉供和憑證取得的繁瑣程序,更重要的是滿足用戶對綠電的各種期待。
短時間市場上可增加近70億綠電資源,解決企業綠電短缺的問題。身為市場上56間售電業之一,阿波羅電力的綠電來源除了從集團所開發之大型地面型光電案場之外,還具備自行開發新綠電案場的能力,目前阿波羅電力已經簽進28MW的綠電案源,計劃在2025年,將年度轉供量提升至1億度以上柯文哲競選總統失利,卸任台北市長後沒有公職在身,網路聲量與媒體曝光度銳減,黨內卻有黃國昌聲勢看漲,如日中天,好歹柯文哲也是民眾黨現任黨主席,更是民眾黨的「精神領袖」,如今淪落至這番處境,令人不勝唏噓。Photo Credit: TPOC 進一步分析5月2日當天柯文哲的網路正負面聲量與好感度,柯文哲負面聲量比例極高,佔比高達33%,正面聲量佔比只有微乎其微的7%,好感度(P/N值)約0.2。本文經台灣議題研究中心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阿北聲量回來了。而且,多數批評聲浪集中在柯文哲的臉書粉絲專頁,相較過去柯文哲被輿論炎上時,往往會有支持者們在第一時間「保駕護航」,如今京華城爭議延燒,在白營社群也是逆風,柯文哲宛如面對後院失火,卻不見友軍展現幫忙聲援的力道。
Photo Credit: TPOC 耐人尋味的是,透過主題風向分析網友們留言的內容,自柯文哲遭台北地檢署列為被告後,整體社群平台上,有不少網友幫柯文哲說話,高達35%留言出聲諷刺「認為北檢不意外」,然而也有14%網友持相反論點「嘲諷土城找柯」,8%網友「嘲諷小草快點護駕」。總體而言,截至5月2日止,統計超過5成以上的聲量站在柯文哲的對立面,內容又以批評柯文哲、認為京華城容積獎勵確實有問題,或者呼籲民眾黨支持者(小草們)該醒醒了等話題為大宗,其中還有7%網友點出,如今同樣是民眾黨聲量王的黃國昌「要開心了」。
此外,這種輿論風向也出現在民眾黨自家社群中,截至本月2日止,在白營社群中,有46%的聲量表示「黃國昌要上位了」,26%表示「阿北(柯文哲)出事了」,10%網友「嘲諷柯文昔日比喻複雜關係是『拿刀叉吃人肉』的說法」,只有9%網友表示支持喊聲「阿北加油」。5月2日媒體報導,有民眾告發柯文哲涉犯《貪汙治罪條例》,台北地檢署已分他字案調查,柯文哲為他字案的被告,台北市長蔣萬安前一天也表示,已指示政風處調查北士科、京華城、台智光三大案,市府完全配合檢調偵辦,若有違法疑慮就送檢調,使得當天柯文哲網路聲量衝上超過2.6萬則,屬調查期間聲量最高峰。
Photo Credit: TPOC 柯文哲憑藉經營網路空戰起家,民眾黨也常被稱作「網路政黨」,多數支持者都習慣透過網路表達支持,在網路上聲量、戰力極強,然而這次柯文哲自身陷入京華城爭議案件,小草們竟然沒有在第一時間主動獻身「搶救柯文哲」,反而讓自身社群中出現不少嘲諷的話語。4月3日花蓮發生規模7.2大地震,民眾黨文宣部主任李頂立發文透露,地震發生當下,柯文哲正在主持晨會,第一時間便拿著麥克風躲到桌下,直擊照片引發網友熱議,當天創造超過7200則網路聲量,是月初討論度最高的話題。
隨後柯文哲的網路聲量均表現平平,沒有特別突出之處,直到月底爆發京華城爭議案,柯文哲沉寂已久的網路聲量才暴增,4月底台北市議會成立專案調查小組後,柯文哲的網路聲量便顯著成長,從單日2700多則一路暴漲將近10倍。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京華城案柯文哲負聲量33% 小草不挺了? 延伸閱讀 蔣萬安解除柯市府與台智光合約,黃珊珊:恐釀資安空窗期,綠:25年上百億超級肥約,藍白別甩鍋 全台6鄉鎮市長民代補選國民黨擁5席,民眾黨全黨輔選麥寮未能取勝、民進黨台東再吞敗仗 民進黨質疑給京華城840%超高容積率,柯文哲:有證據去提告,威京集團:一切合法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社會輿論懷疑,都委會通過背後,是否有市府高層介入?容積獎勵是否符合公益性與對價性? 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觀察自今年4月1日至5月2日之間柯文哲的網路聲量趨勢,數據分析結果發現,調查期間內柯文哲每日平均聲量約5500則左右。台北市前市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任內「三大案」爭議延燒,引發台北市長蔣萬安市府、台北市議會、民眾黨三方激烈攻防,尤其是京華城爆出土地容積率在柯市府任內暴增至840%,台北地檢署日前接到民眾告發後已分案調查,並將柯文哲列為被告
《人生複本》巧妙融合了科幻與驚悚元素,成功地激發了讀者的無限想像。在《人生複本》中,布萊克呈現了許多與「量子力學」、「疊加原理」有關的元素,他提到自己對這個領域的興趣始於閱讀《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上的一篇文章。
小說作家布萊克・克勞奇近年來備受矚目,尤其擅長驚悚類型的故事。Photo Credit:Apple TV+ 《人生複本》作者Blake Crouch 科學脈絡下探討不同選擇帶來的結果 至於原文書名「Dark Matter」的選擇,布萊克解釋說,他認為生活充滿了神秘,就像宇宙中的暗物質一樣,許多事情在表面之下隱藏著,我們往往無法直接看見,因此特地以此命名。
當你發現自己的人生可能存在多個「複本」時,要如何找回原本的人生呢?這正是近日Apple TV+釋出的全新科幻驚悚影集《人生複本》(Dark Matter)所探討的主題。雖然這部作品不同過去我們所熟悉的「驚悚片」,但卻依舊令人觀看時感到膽戰心驚。此外,劇中還有《捍衛戰士:獨行俠》中的珍妮佛・康納莉、《西方極樂園》的吉米・辛普森(Jimmi Simpson)、《末日光明》的戴奧・歐柯奈伊(Dayo Okeniyi)、《金翅雀》的奧克斯・弗格雷(Oakes Fegley)、《無法無天》的艾莉絲・布拉加(Alice Braga)等演員參與演出。原本的傑森陷入了混亂的記憶之中,他急需找到回到自己原本生活的方法。
布萊克・克勞奇這次在《人生複本》中,不僅保留了他一貫優秀的驚悚元素,還巧妙地融入了科幻元素。《人生複本》由原著作者布萊克・克勞奇擔任統籌製作與編劇,並與男主角喬爾・埃哲頓、《野蠻遊戲:全面晉級》系列製作人麥特托馬赫(Matt Tolmach)、大衛曼珀爾(David Manpearl)共同擔任監製,由索尼影業電視(Sony Pictures Television)製作。
閱讀完那篇文章後,他開始思考:如果微觀粒子可以同時存在於多個現實中,那麼是否也可能適用於日常物體,包括人類?如果有一個設備可以讓人類處於叠加狀態,會有怎樣的結果? 因此,《人生複本》的概念就此而生。他綁架了原本世界的傑森,企圖取代他的生活。
最終傑森是否能夠奪回屬於自己的「第一人生」呢? 關於《人生複本》的誕生 作為小說改編影集,原作者的角色至關重要。傑森是大學物理學教授,而丹妮樂在藝廊工作。